加热输出
沥青存储在大型储罐中,当在使用输出时,需要对储罐中的沥青进行加热后,提高沥青的流动性,方可顺利、快速输出。加热输出需要的热源一般是导热油。据石油化工技术推广中心介绍,传统加热方式如下缺点:
1、加热过程不经济。当只需要倒出少量沥青时,也要对整个罐内的沥青全部进行加热,加热的沥青量是该次使用量的几倍,使大量的导热油做了无用功。
2、罐内各部分沥青温度不均衡。靠近加热器的沥青温度较高,远离加热器的沥青温度较低,严重影响了出油的流动性。
3、影响沥青质量。反复对罐内沥青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细小的分解物,对沥青色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后期处理的成本。
局部加热技术:导热油进入“局部快速加热器”后,对沥青罐中的沥青进行局部快速加热,需要多少沥青,加热多少沥青,不用整罐、反复加热,在节省能源的同时,沥青输出更加*。
材料的准备
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各种材料的采购非常重要,材料的质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工期及路面铺筑的质量,所以对材料工作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和管理,材料选厂以后要送到具有一定的检测机构或业主*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同时要随机抽检,保证进场的材料满足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通过热拌沥青混和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这项工作由工地试验室负责完成,由工地试验室准备原材料,送到具有一定的检测机构或业主*的检测机构的专业试验室去做。这项工作要尽量提前,能在贮备原材料前完成。因为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及数量。同时也可避免怠工发生,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
其次,要确定碎石的不同规格的分类,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碎石粒径与实际的碎石生产商所用筛子的筛孔尺寸不尽相同。如AC - 20 I型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为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 4.75以下筛孔尺寸暂不考虑) ,而碎石生产商的筛孔通常是以5mm为模数的尺寸。从经验来看,采用AC -20 I型结构层所用碎石时,可以用19~31.5mm、16~19mm、13.2 ~16mm、9.5 ~13.2mm、4.75 ~9.5mm五种规格的碎石。具体各种规格的数量以配合比及级配要求确定,确定方法以图解法试配。沥青混凝土面层用碎石、砂、石屑及矿粉组成混合料,理论级配中每种规格材料的用量是确定的。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单独碎石、砂、石屑的级配中不是很稳定均衡,故在工地准备材料时要随时抽检筛分,不断进行微小的调整。这样整个材料的采购、贮备就非常准确。采购量以总用量的90%控制,这样不会造成某种材料过多或过少,对工程的成本是有利的。另外,工地所用的任何砂石材料都是干燥的,且所存放场地要硬化,材料堆放整齐有序,各种材料要分开,避免混料,且规格型号、产**识明确。材料有专人负责,要覆盖防雨和尘土,这样可以提高生产率,并使终的沥青混合料质量稳定。